闽科教〔2025〕1号
各学院:
为推动教学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发挥教学竞赛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我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一流人才
二、大赛内容
大赛内容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案、课件)、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组为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三、组别设置
校赛分文科组、理科组、课程思政组。
四、参赛对象及名额
(一)参赛对象
学校在职教师,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的,主讲教师加团队教师总数不超过4人。
(二)参赛名额
1.课程思政组。除马克思主义学院外,每个学院至少推荐1个名额。
2.其他组。(1)自有专任教师数20人及以下的学院至少推荐1个名额,自有专任教师数20人以上的学院至少推荐2个名额。(2)第四届省级教学创新大赛有推荐参赛教师的学院,可以增加1个名额。(3)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至少推荐1位正高级教师参赛。
各学院推荐参赛名额分配表详见附件1。
五、比赛实施
(一)成绩构成
教学内容设计(教案、课件)20分、教学创新成果报告30分、教学设计创新汇报50分,三项成绩之和为选手的总得分。评分标准见附件2。
(二)评审时间
评审时间:2025年2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其中,教学设计创新汇报环节,由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进行15分钟的汇报,专家根据参赛教师的汇报进行10分钟的提问交流。
六、参赛教师需提交材料
(一)材料清单
1.申报书。参赛教师需填写申报书,格式见附件3。
2.教学内容设计。参赛教师需提交课程的教学大纲、两个1学时的教案及课件。教学大纲及教案参照学校现行统一模版提交,课件不限格式。
3.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及支撑材料。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过程与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
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格式见附件4。
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支撑材料,格式见附件5。
(二)提交时间
1.1月10日前,各学院将参赛教师名单汇总表电子版和纸质版报送教务处。
2.1月17日前,各学院将参赛教师的申报书、教学大纲、两个1学时的教案及课件、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支撑材料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报送教务处。
七、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对比赛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励,奖励标准参照《闽南科技学院教学奖励办法》(闽科〔2024〕28号)文件。
八、其他事项
1.本次竞赛结果公布后,学校统一组织获奖教师录制课堂教学视频。
2.学校按获奖等级顺序,推荐各组别人员参加省级及以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并邀请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打磨提升。
3.参赛教师应保证教学创新设计相关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附件:1.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参赛名额分配表
2.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评分标准
3.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申报书
4.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模板)
5.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支撑材料
6.参赛教师名单汇总表
闽南科技学院教务处
2025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