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教学日历:
 

2023-2024学年度  第二学期  

教学周
闽南科技学院新时代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1-11-29  点击:

闽科〔2021〕108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坚持文化自信。

面向全体。坚持美育在校生全覆盖,全面提升大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传播美的能力。

改革创新。推进美育综合改革,立足艺术类学科和专业优势,挖掘区域特色美育资源,形成专业发展与全面普及的美育格局。

三、建设目标

(一)构建美育课程为基础,美育实践为依托,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融通的学校美育体系。

(二)学校美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公共艺术教育全面普及,专业艺术教育总体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高。

美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场馆设施明显改善,美育教学评价体系日益完善,美育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果。

四、建设内容

(一)完善美育课程体系

将美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学分管理,开设多种形式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充分整合美育资源,确保全体学生接受公共艺术教育。

1.学分设置。第一课堂设置《美育》必修课,每个学生必须修读 2学分。第二课堂设置《美育素养》课程,每个学生须修读1学分。

2.课程类型。第一课堂开设培养审美观念和人文素养为核心,培育审美鉴赏力为重点的必修课程,同时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涵盖美学、文学、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的选修课程。第二课堂开展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力为重点,内涵丰富、品位高雅、形式时尚的美育实践活动。

3.课程资源。依托艺术设计学院和人文学院推进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广告学、汉语言文学等艺术类专业课程和人文类专业课程校内共享。依托团委开展艺术类社团的艺术训练实践课程。挖掘闽南建筑文化、戏曲文化、花灯文化、楹联文化等地方美育资源,邀请地方优秀文艺工作者、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进校开课,建立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美育实践基地,开展协同美育。推动信息技术与学校美育深度融合,共享在线优质艺术教育课程资源。

(二)丰富美育实践活动

支持大学生艺术类社团发展,发挥艺术类社团的引领作用,通过舞蹈社、尚武社、书法协会等艺术社团的展演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持续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文艺展演、文艺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寒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服务、校企合作共建等工作中,增加文艺活动比重。依托艺术设计学院不定期举办写生作品展、教师艺术作品展,营造美育氛围,提升学生的美育素质。

(三)提升艺术类专业内涵

在艺术类专业师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育,推动铸魂育人与艺术教育的深入融合,坚定文化自信,确保美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艺工结合”“学练结合”等艺术类专业的办学特色,紧密结合泉州鞋服、数字媒体、广告等产业行业特点,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坚持校外艺术采风、艺术考察、艺术调研等综合性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支持教师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室,吸纳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师生社会服务能力。

(四)建设美育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以艺术设计学院师资为主,校内外美育工作者为重要补充,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美育教师队伍。支持教师跨学科合作开发开设美育课程。支持美育教师进修学习,为美育教师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提供支撑。对组织、辅导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教师给予相应工作量认定。

(五)深化美育教学改革

推进美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美育与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在教学改革课题中设立美育专项,重点研究美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教学规律和模式、考核评价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孵化美育教学成果。

(六)优化校园美育环境

秉承“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校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闽南特色文化等元素融入校园文化环境,利用校史馆、图书馆、应用成果展厅等美育资源,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五、组织保障

(一)完善工作机制

1.成立美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教学工作领导任组长,统筹规划学校美育工作,协调完善美育工作机制,整合美育资源、保障美育经费。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教务处。

2.成立艺术教育中心,与校团委、相关学院形成合力,统筹推进全校公共艺术教育,构建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美育师资队伍。承担全校美育通识课程的教学。艺术教育中心挂靠艺术设计学院。

3.团委和学工处是学生文化、艺术、实践活动的管理机构,承担相关活动的规划、协调、指导、实施等。负责第二课堂《美育素养》课程建设与实施。

4.教务处负责将美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明确学分设置,组织开展美育工作督导和评价。

(二)保障经费投入

将美育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安排,保证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发展教育活动、美育课程与教学建设、学生社团美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完善美育评价

建立健全符合美育工作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美育教师创作的作品在职称评聘中可作为教育教学成果。完善美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把美育工作评价纳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根据美育教育教学规律及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Copyright    闽南科技学院信息技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7.0及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  闽ICP备050208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