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2019〕138号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见附件1),参与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推动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现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见附件2)要求,组织三类“金课”的申报推荐工作,有关事项要求如下:
一、申报类型及关键点
(一)本次可申报“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三种课程类型。
(二)一门课程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类型进行申报。课程至少已开设2学期。
(三)我校在编教师均可申报,每门课程的教师团队限5人以内。每人限报1门(负责或参与)课程。
(四)课程负责人坚持立德为先,有良好的政治品德,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有突出优势。申报线下一流课程的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
(五)课程应准备10分钟“说课”视频脚本,含课程概述、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境(课堂或线上或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特色、教学效果评价与比较等。在学校决定向省级以上推荐后,须按要求完成“说课”视频录制(课程负责人至少出镜3分钟)和40分钟的课堂教学视频。
(六)提供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5张教学活动的图片。
(七)申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线上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20%。
(八)申报社会实践课程的,学生深入基层的课时不低于70%。可以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进行整合、设计,实现活动系列化、项目课程化。
(八)其他要求参照《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执行,申报材料《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2019年)提供。涉及教务系统截图的佐证材料,在学校确定向省级以上推荐后,由教务部协助提供。
二、申报数量
1.已入选省级教学团队、已申报参评2019年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的,至少申报1门课程。
2.创新创业学院至少申报1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3.每个学院至少申报1门一流课程,课程类型自选。
三、申报时间及要求
1.学院须于2019年12月6日前将单位签字盖章的课程汇总表和课程申报材料报送教务部。
2.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后,根据课程质量和教育厅分配名额,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
3.纸质材料(各一式两份)报送至明德楼2楼教务部戴细梅老师处。电子版发送至jwc@mku.edu.cn, 联系电话:0595-86654341。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
3.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2019年)
4.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2019年)
闽南科技学院教务部
2019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