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科教﹝2019﹞1号
为贯彻执行教育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文件精神,规范学院体育教学活动,保障学生和学院的合法权益,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五条“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应当针对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内容和预防措施”及第六条“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应当根据自身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的规定,特制订本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条 本管理办法所称体育课程包括体育必修课程与体育选修课程、课外体育锻炼及学院运动队的训练和竞赛活动,及学院组织的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
第二条 学院应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体育教学及运动场地、设施及器材。体育军事教学部应定期对学校运动场地、设施及器材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与更换工作。
第三条 体育课程的任课教师或教练员等,应按照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及组织体育课程;应对我院参与体育课程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体育课程对身体素质与运动负荷的要求、运动方法、器材和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和学生自护自救常识等,同时应及时制止学生危险行为。 第四条 教师应听取学生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报告,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并在每学期初主动联系医务所、辅导员,必须细致了解学生的既往病史,掌握特殊体质学生的身体状况,严格按教学大纲、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学生的身体状况,对学生的教学和活动内容做出调整,建议学生改选体育保健课程或停止参与非必修的体育课程,对于确实无法参加体育课的应办理免修,同时通知体育军事教学部。
第五条 体育军事教学部应对学生进行体育安全教育,制定、修订体育课的安全要求须知,并通过公告、网络发布、学生手册等形式向学生公示。
第六条 学生选修体育课时,应认真阅读所选课程的安全要求内容,结合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参与体育课程。患有重大疾病或不适宜进行较剧烈身体活动的其它疾病的学生,应在选择体育课程前去医务所进行相关检查,由医生出具病情诊断及体育课程选修建议,学生持医生证明到体育军事教学部办理体育课程选修事宜手续;有重大疾病的既往病史或不确定所患疾病是否影响其选择体育必修课程的学生,最迟应在学院选课结束前至医务所进行身体检查,取得医务所对选择体育课程的建议。
第七条 学生如被医生证明或建议应当选修体育保健课程或避免剧烈运动,应如实告知任课教师或体育军事教学部该等情形,并应在体育必修课中选择体育保健课程。如参与其它体育课程,应提前征求教师意见。如学生感觉身体不适,但医学检查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疾病,可提出免修体育课的申请。
第八条 体育教师有保障体育课教学安全的重大责任,要为学生创造健康的课堂环境,应以学生身体健康为本,树立安全意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课前要认真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场地、备学生,缺一不可。做到对环境、场地、器材进行细致地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具体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高度重视体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作为体育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品质和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重视体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学生的安全为主体,时刻以安全第一的教育思想来指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体育运动中包含剧烈运动、器械运动、角力运动、极限运动等,这些运动都属于挑战与风险共存的运动,并且现在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控能力差、平衡协调能力差、掌握力度能力差,更容易因疏忽造成意外伤害而引发安全事故。教师要加大向学生灌输体育安全教育知识的力度,时刻提醒学生随意运动而引发的严重后果,对于不恰当的运动行为要给予及时的制止和纠正,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促使学生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伤害的发生。
(二)注重体育课程内容安排,做好提前预防措施
在大学体育课程的安排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和原则进行教学,要规范体育课堂纪律,要求学生统一运动着装,统一服从指挥。在实际运动训练中,教师要做好课前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安排适宜学生的运动项目,并时刻注重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带领学生做足放松运动,做好安全预防准备,避免意外拉伤等。
(三)合理选择运动器械和场地,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
体育运动离不开运动器械和场地。在大学体育课上,教师首先要认真检查教学中所用的体育器械和场地,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证运动场地和器械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选择适宜学生的运动器械和运动场地,减少运动中的危险系数,保证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心理和情绪异常,要注重观察学生身体、心理的变化情况,及时引导和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要建立与学生的沟通机制,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宣传活动,做好学生心理、情绪的教育工作,排除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五)体育课中体育教师要亲力亲为,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
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需要教师经常不断地灌输和提醒。课中教师认真教学,杜绝放羊式教学,教师不可擅自离开教学岗位,危险项目要做好保护与帮助。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开学时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对于一些安全上的隐患应及时地让学生知道。
(六)遵守体育课堂纪律,严禁各类违规现象
教师应时刻强调课堂纪律,特别是考勤纪律,对于生病的学生应安排见习,确实无法到场的,应向任课教师出具书面请假条,不能口头请假,严禁学生利用体育课去做其它事情,遵循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体育课要教育学生遵守体育运动的规律,不得乱用粗暴动作,特别是游泳课,场地湿滑,更不能你追我赶,在课堂上嬉戏、打闹,不得自行到深水区跳水、潜水等,否则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七)体育课后体育教师要认真总结
课后要组织学生的放松活动,学生上完课后往往都是筋疲力尽,放松能有效的缓解身体疲劳,使身心得到放松,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教师要及时总结,看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动作难易程度是否得当。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等。以便以后体育课更好完成教学目标。
学校体育工作者要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意识,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国家、对学生、对家长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把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实。珍爱生命,重视安全教育,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教务部
2019年1月4日